肿瘤科 徐颖洁*
2014年底,我结束为期2年的临床规范化培训,回到自己所在的肿瘤血液科。然而,在归科的第一个月,就遇到了棘手的事。
那天是周六,中午,我刚吃第一口饭。门诊打来电话,说有个直肠癌术后的病人已办入院上楼了,病情挺重。
大约10分钟后,我见到了躺在平车上喘气费力的文叔。
文叔2009年因为便血在我院确诊为“直肠癌”,2010年行“直肠根治术+人工肛门造瘘术”。术后才行两次化疗,文叔就不愿意再化了。直到2014年底,文叔开始出现一活动就胸闷、气短的症状,后来发展到夜间不能平卧。家人赶紧送他来医院,一查胸部CT已是两肺多发转移、心包大量积液。
入科后,我赶紧联系了心内科主任,在超声引导下做了心包穿刺置管术,引流出血性心包积液300毫升。术后文叔感觉“心里轻松许多”。
到了第二天查房,文叔说“又觉得闷得不行”。我用听诊器听了下,心音遥远,看来积液又增加了。在临床工作中,5-12%的患者会发生肿瘤心包转移,常规的穿刺抽液只能暂时缓解,2-3天后积液会再次增多。为了减少积液产生,心包腔内化疗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心包腔化疗对于刚工作的我来说还是头一次遇到。我查阅了文献资料了解到,心包腔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除了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外,还有极少数会发生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压塞等情况。
因此,当主任说要对患者进行心包腔内化疗时,我心里有点“怕怕的”。怕的是,这万一有个“闪失”,职业生涯就可能“毁于一旦”了。后来是主任的一番话给了我信心和决心:“身为医者,不能因想要规避风险而耽误病人本该得到的治疗”。
回顾这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医疗新闻,因为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被“束手束脚”,最终会使得患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我看着病床上喘气费力的文叔,决定接手这项全新的任务。在常规心包积液引流后,我将40毫克顺铂缓慢注入心包腔内,同时不断询问文叔有无不适。待到全部药物注射完毕,我已是满头大汗。
接下来的几天,文叔胸闷、气短没有再加重。一周后行第二次心包化疗,我心里有底了,也沉着了许多。又过一周,复查心脏彩超:心包腔内未见积液!文叔开开心心地要求出院,完全无视我们再三劝告他需要行进一步治疗。
事后我想,倘若当初为了规避风险仅仅给予心包液引流等常规治疗,那么文叔这会还躺在病床上喘着粗气吧。
古书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往后的工作中,每当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说:勿避险巇,一心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