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邀请专家培训TCD技术在脑卒中诊治中的应用
[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4-10-8

    2014年9月23日下午15:00,我院在18楼大会议室举行全院性业务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TCD技术在脑卒中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由苏大附一院TCD室惠品晶主任主讲,我院急诊科、神经科和功能科医护人员及2013届、2014届医生共40余人参加了讲座。
    TCD是经颅多普勒的英文缩写,是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底Willis环上各个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性血管疾病检查方法。TCD由挪威科学家Aaslid于1982年研发了第一台经颅多普勒仪, 我国于1989引进,TCD经历了单通道单深度、双通道、双通道双深度,发展到双通道多深度。近年来TCD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它的临床价值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它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已被写入美国和欧洲的脑卒中指南,对脑血流微栓子信号的识别也列入欧洲脑卒中指南,TCD成为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TCD检查,可以对颅底血管的流速、方向、频谱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获知相应部位动脉是否有狭窄、闭塞和侧枝循环开放的情况,达到诊断的目的。由于相对于其他手段如核磁共振(MRA)和其他影像学手段,TCD更具有前瞻性,因此,可以在发病更早期甚至发病前进行预知和干预,因此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随着TCD技术的发展,今年来国际上逐步利用TCD技术进行对狭窄颅内血管进行手术,通过内皮切除和放支架的方式获得血管的再通,使得血管所在组织实现再灌注,避免组织损伤和功能丧失,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国际国内都对TCD技术越来越重视,卫计委也投入相应资金进行此项技术的项目研究和推广;苏大附一院作为参与的医院之一,也承担这方面培训和科研任务。惠主任的讲座对脑卒中发病原理讲起,详细阐述了TCD技术在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大量实例与我院医护人员分享了这些应用,使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