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康巴”汉子
[医院风采]     发布时间:2013-8-5

    今年三月,我院普外科医生居建祥通过选拔成为苏州市第七批援藏医疗队成员,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在进藏的四个月中,他努力克服当地高海拔缺氧干燥的气候、语言生活习惯迥异、医疗设备简陋等困难,与林周医院的同事们一道为当地的藏民提供医疗服务。四个月完成手术近五十例,均恢复良好,无一发生术后并发症,获得了当地藏民的一致赞誉。为了解他在林周医院的具体生活工作情况,我们一行踏上了远赴林周县人民医院的行程。
    林周县,是西藏自治区中部的一个小县,隶属于拉萨市,离拉萨市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天然形成的地方”。县城很小,人口不过5.5万左右,步行绕县城一圈也不过四十分钟。
    到达林周县人民医院时,受到了林周县卫生局叶局长和林周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热情接待。在经过简单的介绍后,叶局长就带领我们对医院进行了参观,使得我们对它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林周县人民医院是所一级甲等医院,医院共有职工有70余人,目前开放妇科、儿科、外科、内科等科室,具有80张床位的新大楼也在2011年启用。叶局向我们介绍到:目前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和妇产科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的医生非常紧缺。此次来自苏州的医疗队共有三人,除居医生外,还有一名内科医生和一名妇产科医生。他们克服身体上经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和情感上经受的远离家人和朋友的思乡之苦,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藏族同胞的健康贡献自己所能,大家都非常得认可。居建祥自己也向我们介绍到:刚到林周,虽然心里有准备,但医院设施之简陋、条件之艰苦、人员配备之不足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县城没有血库,用血要到拉萨中心血站,来往时间过长,所以很多较大的手术都不能开展。同时自治区自然条件很艰苦,开展手术的硬件和软件与内地医院相比还是有较大的距离,再加上很多藏民认为人是物质的,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可逆转的法则,故对手术产生畏惧,甚至不愿意手术,即使是阑尾炎很多也是苏州比较少见的晚期化脓性或坏疽性,因此每一例手术都是全身心投入。来林周已经四个多月,亲自参加的手术已经近50例,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恢复顺利。同时,居建祥还兼任了林周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一职,也根据藏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协助医院逐步提高科室的管理。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未能在林周人民医院久留,虽然林周之行时间不长,但林周医院和援藏医生给我留下的触动远远超过了美丽的西藏。西藏地广人稀,林周离拉萨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医疗条件就是如此,那么更偏僻一点的地区医疗条件就更可想而知!虽然从2004年以后北京和江苏地区就大量派进医疗队,也捐助了大量的医疗设备,但西藏的医疗能力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我们在林周医院也看到,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医生紧缺、能维修故障设备的技术人员紧缺、能提供就地医疗培训的机会紧缺、能开展工作的配套设施紧缺。我想:每一位援藏人员到了西藏都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西藏虽然有藏医藏药、有医疗队、有内地捐助的各种物资,但也许只有帮助他们建立一支自己“不走的医疗队”,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才是解决这些状况的根本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