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榆情深 共谱医歌——陕北大地上的苏州印记
[医院风采]     发布时间:2025-2-11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在陕西榆林支医的5个月似乎眨眼间便成了回忆,回首这段时光,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感慨。然而,从苏州启程奔赴陕北的情景,仿佛昨日般清晰地留存在记忆中。2024年6月25日,我有幸成为苏州市第三十五批赴陕支医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第三医院,开展为期5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对自己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考验,我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待,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我深知肩上担负的重任。

 

      榆林市第三医院成立于2008年,目前全院职工412人,医院开放床位200张,设置20个临床医技科室、12个行政职能科室,医院也是榆林市的传染病定点医院。榆林三院放射科目前拥有X线拍片机2台、CT机2台、胃肠机1台。目前科室拥有医护人员12名,其中诊断医师6名、技师5名、护师1名。

      榆林市第三医院聘任我为放射科名誉主任,我的主要任务是审核影像报告、会诊疑难病例和提高诊断医生的业务水平。在支医期间,我审核了普放报告5200多份、CT报告4600多份,并参与会诊疑难病例150余例。结合放射科的实际情况,我首先帮助科室完善报告模版,规范报告书写术语。此外,每周组织一次科内业务学习,有我负责讲课,系统地对各种影像知识进行梳理与讲解,课程内容涵盖了头部、胸部、腹盆腔外伤的CT诊断,各部位血管CTA影像诊断,以及全身各个主要脏器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到榆林三院已经在为采购MRI机作准备,可能明年就要安装,科室急需MRI相关的前期培训工作,因此我又给当地放射科医生普及一些MRI诊断的相关知识,等榆林三院引进新设备后,放射科医生对MRI诊断已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水平,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此期间,我为榆林三院的医生和护士开展了一次关于《CT增强项目介绍和申请单书写》的全院性讲座,详细介绍了CT增强检查的诸多优势,结合榆林三院现有条件下能够开展的具体项目,以及放射科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的重要性,便于放射科医生在影像诊断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能够更好地为临床及患者服务。

      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及临床对血管影像诊断的需求,我指导当地医院开展了各部位血管CTA检查项目,并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图像后处理和诊断报告的书写,并优化诊疗流程。晚上,夜班医生遇到疑难病例时,他们通过微信向我发送病例的视频和图片让我会诊,我尽力分析每一个影像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为他们提供解答与建议。

      榆林三院也是榆林市的传染病定点医院,多年来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与当地医生相互之间深入探讨肺结核的诊断细节和技巧,为我提高自身的影像诊断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使我对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由于当地医院放射科教学条件有限,只能在科室电脑屏幕上进行业务学习,我们医院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赠送了榆林三院放射科一台投影仪,方便他们更好地学习。此外,考虑到我支医时间有限,无法全面、系统地讲解MRI相关的课程,因此我个人向榆林三院放射科赠送了一套学习MRI诊断与技术的视频课件,专门给零基础的医生学习。即便在我支医结束返回苏州之后,榆林三院的放射科医生仍能够继续学习MRI相关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MRI诊断水平。



 


 

支医期间,苏州市卫健委、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医院领导对我们都非常关心。

8月19日上午,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当天,榆林市第三医院的领导为我们3位支边医生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诚挚的问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关心,并感谢我们对榆林三院在医疗技术上的帮助。


 


 

      8月26日,苏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志芳,苏州市卫健委调研员卜秋和倪川明、苏州市团市委调研员毛伟、苏州市团市委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白天柱、苏州市卫健委团委书记庄颖琦等一行人专程来到榆林慰问我们,对我们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医疗支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11月19日,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院长朱纪中、副院长方建根、放射科主任钱林清、团委书记王晓俊一行来到榆林市第三医院慰问我,医院领导的关怀与鼓励不仅增加了我在异地工作的信心,也令我在心灵上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座谈会上两院领导积极探讨未来进一步加深合作、推动医疗技术的交流。



 

      在工作之余,我也积极融入当地生活。榆林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文化习俗吸引着我,这里的风土人情让我倍感亲切。虽然气候干燥、地处偏远,但在同事的陪伴和鼓励下,我逐渐适应并爱上了这片土地。期间,在榆林市第三医院的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安排下,我和另外两位支边医生有幸体验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我们参观了佳县的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黄河之滨,馆内展示了丰富的文物。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博物馆中,我们通过一件件文物和一幅幅画作,了解了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站在黄河岸边,我们凝视着她那奔腾不息的河水,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感动。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岁月,依然奔腾向前,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与希望。

      我们前往南宋名将韩世忠的故乡绥德,参观了郝家桥革命旧址,当我们徜徉在郝家桥的革命历史画卷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奋斗的身影。在那里,我们亲身感受到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我们还参观了陕北窑洞,体验到窑洞作为传统居住形式的独特魅力。窑洞依山而建,冬暖夏凉,这对于气候多变的陕北地区尤为重要。此次参观使我们对窑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空间,更是陕北人民智慧与生活的象征。

 

      通过这次援陕支医的机会,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和专业知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在与榆林市第三医院的同事们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工作方式和文化背景,但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感谢榆林人民的淳朴与友好,也感谢苏州市卫健委、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医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虽然5个月的时间有限,但我真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陕西的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放射科

      吴晓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