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天使
[人文病历]     发布时间:2018-10-9

急诊 王倩

    虽然已经四月底,但是苏州的天气仍然像某宝一样搞着促销活动——满30减15,这样的夜晚上班,来的路上恨不得穿上羽绒服,但转念一想,这么冷的夜晚,兴许来看病的病人会少些吧!至少,喝酒闹事的会因为天气而冷静些吧,于是,满怀希望的接了班。
    抢救室里没有病人!我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平安夜的开始!
    点完班后我拿出党员应知应会题目开始刷题,这期间只是陆续的来一些夜门诊。到了凌晨3点30分,正是一夜里最犯困的时候,突然120车的声响将我的意识从朦胧中拉了回来,这是一位主诉吃了龙虾过敏的患者,我心里首先想到了过敏性休克。我眼睛一扫(这是急诊科护士必备能力,快速的全面评估病情并根据主诉作出简单的初步诊断)发现患者呈张口样浅状呼吸,四肢麻木,挛缩,全身无皮疹,面色无苍白,皮肤无湿冷。经验告诉我,患者只是发生了过度通气综合征。于是,我的心松懈了下来并有些怨言了。
    虽不情愿,但仍然要给予监护,我一边给她做思想工作,一边连接心电监护,思想工作无外乎就是告诉她将口闭上,用鼻子深呼吸,放松心情。这些话对于急诊科护士来说,都能倒背如流了,真的,每天都少不了因为吵架而导致过度通气,然后又把自己看作是心脏病犯了,弄的家属惊慌失措,生怕慢一秒就要出人命了(可能也在心里不知道有多后悔不该争吵),一来急诊就大吵大闹,说要死人了,赶快抢救,甚至有的家属看到我们只是在给患者做一些心理治疗时以至于想动用武力的都有,这些都是患者想要的结果吧,他(她)终于得到了家属的重视和关心。
    当我接上指脉氧时才显示86%,于是心里紧了一下,莫非经验不靠谱?再仔细检查连接线,仍没问题,不好,患者发生了过敏性哮喘。这一念头经脑海一闪,我立即给她加大了氧流量,开通静脉通路,这时医生也来了,于是遵医嘱给予甲强龙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抗过敏治疗。待一切抢救措施都已完成,患者的指脉氧也有了好转达到了96%,这时患者身上开始出现皮疹,四肢也能自主活动,最重要的也能开口说话了。
    “你以前有过过敏吗?”我打算跟她聊聊,也许是因为刚才自己想当然的做了个错误的小判断而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有的,但是这是第一次吃龙虾过敏,我以后再也不敢吃了!”
    “是吗?会不会过了就忘了?”我跟她开玩笑。
    “不会,绝对不会,刚才你们在做什么我都清楚,但是我不能动,也说不出话来,那种感觉不想来第二次。你告诉我叫我闭嘴用鼻子深呼吸的时候我试着去做了,虽然还是很难喘气,但是手脚明显感觉好些了,那时候我就在想你说什么我都会听的。今天真的幸好有你们,不然我觉得自己就快要死掉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你这是什么话,人哪有那么容易就死掉的?你只是发生了过敏性哮喘,因为过敏你的气道肿胀严重,所以你才不能说话,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呼吸困难,最后可能要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今天呢,算你来得早,但是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导致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呢,所以,以后你还是别再吃了”
    “是的,是的,所以我以后再也不会去吃了!谢谢护士你跟我讲那么多。”
    在急诊,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患者会因为自己是急诊而且还要排队最后却只得到医生3分钟的问诊而感到不满。事实上,这是患者的一种渴望被关注的表现。患者在入院时,除了身体上疾病,其实,心理上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焦虑、烦躁等,在诊疗过程中,他们都有很强的“自我强调”的欲望,希望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重视自己,更加关心和关注自己,这种欲望是源自内心的。而这种看似心理问题的欲望,需要的不是药物的治疗,也不是手术的开展,需要的是护理人员的关心与关注,及时的心理护理及关怀,使他们能从心理的疾患走出来,真正与身体的疾病做斗争。
    关心与关注是建立护患信任与沟通的前提,来到医院,环境的改变,接触的人的改变,习惯的改变,患者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因此,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关爱、理解与支持。因此,医护人员的关爱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心里治疗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龙虾事件,让我改变了对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态度,这位患者也存在轻度的过度通气,只是她是由于过敏后发生哮喘而过度通气了。其实,有些患者,吵架是先因,但是过度通气并不是她的本意,只是因为情绪控制不当导致呼吸不当,最后过度通气了。他们只需要心理一点安慰,一点关注,就能将心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