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 顾扬*
如果问我,大学里的哪一门课程,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最广,我一定会说,是医患沟通学。良好的沟通,不是药品,却胜过灵药。
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临下班时有一个从家里抱来的孩子,28天,在外院门诊确诊肺炎,要来住院。我想着已经没有隔离病房了,面露难色。孩子爸爸先开口:“你不要告诉我没有床位,我这两天跑遍了苏州各大医院,都说没床位,在门诊挂水,越挂越严重,家里老人和大孩子都在肺炎,这个孩子在你们医院出生的,你必须给我安排住院!”
虽然他的语气很来者不善,但是想想他家里已经两个肺炎病人了,这个孩子咳嗽挺厉害,脸憋红,呼吸快,氧饱和度也不高,不忍拒绝他,但是跟一屋子新生宝宝放一起显然不妥,汇报主任和护士长后,我们想办法协调了一个隔离间出来。孩子父亲的脸色稍有缓和。
当我们打开孩子的包被,顿时傻眼:全身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竟是没有一块正常的皮肤。虽然有的孩子冬天皮肤干,但是这个宝宝也太夸张了吧。交接的护士提了一句:“宝宝在家皮肤就一直这样吗?”
这一下,孩子父亲又变回了点燃的炸药桶:“你还好意思问我!这个就是你们给搞成这样的!”
大家一头雾水。
“他生下来看着好好的,因为羊水三度,新生儿肺炎,在你们这里住了一个礼拜,回去身上就这样了,还不就是你们搞得!”
虽然我们心里都有些不服气,但是这爸爸十分钟里炸了两次了,不宜火上浇油。最后还是护士长出面安抚:“这个孩子上次出院的时候我们确实没有发现皮肤问题这么严重,这次住院,肯定是会好好护理的,另外我们明天会请皮肤科医生来会诊,给予我们一些更专业的指导。”
入院以后氧疗,抗感染,雾化理疗,肺炎的问题倒是控制住了,只是这皮肤越发惨不忍睹,全身干燥,红斑,片状鳞屑,皮肤科会诊以后考虑是寻常型鱼鳞病。
家长来探视的时候,我们把皮肤科的诊断告诉了他。
“不可能的,我儿子怎么可能一生下来就得什么鱼鳞病,就是你们照顾的不好,你们肯定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如此的冥顽不灵,我也是服了,只能在心里默念:不要激化矛盾,不要激化矛盾,不要激化矛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鱼鳞病是遗传性的,主要表现就是皮肤干燥,鱼鳞状脱屑,寒冷的季节会加重,暖和一点的时候会缓解。你可以回去问问双方家里的老人和其他亲戚有没有这种情况的。”
“没有的,我和孩子妈妈都没有这样的,两边的老人也没有。”
“这个一般都是小时候发病,成年以后症状就减轻或者消失了,还是回去问问老人有没有印象吧。”
爸爸气鼓鼓的走了。
接下来的一星期里,我们各种努力给孩子保湿,护士每2小时给他做一次“全身SPA”,痂皮一天比一天少,皮肤竟是奇迹般的愈合了。家长再次来探视的时候,喜笑颜开,都认不出自家娃了。
再后来,孩子肺炎也治好了,该出院了,护士无比详细的交待着各种注意事项,尤其是皮肤护理方面的。
“哎哎,医生,我打电话回老家问了我的爷爷,他有印象,说我爸和我小时候皮肤都是这样的,我自己现在完全没感觉了。”
“这个病特点就是这样,长大慢慢就减轻了,也可能彻底没有了,现在就是注意保湿,避免感染,有问题,到皮肤科门诊去再看看。”
“好的好的,谢谢你们啦。”
这个爸爸态度180度大转变,我都不习惯了。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当矛盾产生时首先积极采取措施治疗病人,稳定病情,使家属对医疗团队的服务水平放心,其次是要缓和家属的情绪,避免矛盾的升级,勇于承认做的不足的地方,取得家属的谅解,另外,在解答病情时,以疾病事实为基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介绍相关医疗知识,使家属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这次运用于临床,受益匪浅。
我们做医生的,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医疗的全部。病人和家属不是冰冷的物件,他们会生气,会害怕,会疑惑,我们去理解,他们也会去信任,我们去解释,他们才会有了解。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才能携手共进,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