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丁岚*
转眼,这件事已过去两年,但是每每想起,那些场景依如昨天。
那是2016年7月的一天,轮到我出诊120,约是下午一点的样子,突然收到120指挥中心的指令:靠近吴江的某个合租小区,有一名尿毒症女性昏迷在家!作为一名肾内科医生,尿毒症是接触的最多的疾病之一。尿毒症患者大多合并肾性高血压,很难控制,所以发生脑卒中是很常见的事。接到命令,一车人赶紧出发,生怕延误了病情,一路上我都在思考着可能的情况及对策。
因为靠近吴江,即便司机师傅一路飞驰,依然花了不少时间,心里忐忑着患者是否会有生命危险。在寻找目的地的同时,我们打通了报警者——患者丈夫的电话。
他说他现在在外地出差,患者是我们医院血透中心的病人,原定今天下午来血透,但是没有如约前来,血透中心工作人员打患者电话也无人接听,于是联系了他。情急之下,他只能委托合租人去家里查看。结果合租人一打开房门就看到患者躺在床上,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患者丈夫这才报了120。
“那么她叫什么名字?”听说是我们科的病人,我急切地问道。
“李湘。”家属答道。
“李湘。”我喃喃道……哦!就是那个很瘦小很沉默的女子,一个外地自费的病人,每次交血透费都不太及时,她血压控制不好,又不遵医嘱,每次来血透时体重都增加很多,超滤也不到位,那八成就是脑卒中了。哦不对!貌似她还有糖尿病,平时注射胰岛素的,会不会低血糖?或者因为长期血透不充分,造成毒素积聚,导致尿毒症脑病?我心里寻思着,同时拿起手机,在我们血透中心的微信群里发出通知:“李湘昏迷了,不能来血透了,现在我们120正在赶过去”。
很快,我们找到了患者的家。那是个近似毛坯房的屋子,分隔成了几个房间出租,患者所在的房间很小,除了一张床,一个茶几,似乎啥也没有。天哪!这么可怜!接待我们的是患者合租的邻居,看起来很慌张,支吾着说她昏迷了,叫不醒。我立刻给患者做了简单的体格检查: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心肺听诊无异常,一侧巴氏征阳性,血压(178/100mmHg)。我几乎立刻叫了起来:肯定是中风了!再想详细追问下病情,合租人却一问三不知。无奈我只能叫师傅尽快准备转移,同时微信群里汇报情况:“李湘应该是脑卒中了,我们马上回来,血透的东西不用准备了”。
这时主任发话了:“也有可能是低血糖,她有糖尿病,有些低血糖表现就类似脑卒中。”看到微信,我心里有些不快,这么明显的表现,怎么可能是低血糖!而且我出诊120时接诊过这么多脑卒中的患者,症状都跟她一样啊!我坚信我的判断没有错。
但转念一想,主任说的也有道理。由于身边没有血糖仪,也不知道患者进食情况,那就直接灌点糖水吧。一阵手忙脚乱后终于找到了些白糖,没有饮用水,就兑了少许自来水,因为怕呛咳,我们喂的非常慢,然而患者却非常配合地吞咽,这让我很意外。
转移途中,患者仍旧没有意识,一车人都心急如焚,好在司机将车开得飞快,火速抵达医院,主任和血透室的医生已提前抵达急诊室,转运非常顺利。趁着护士给患者接心电监护空隙,我马上给她测了个血糖:天哪!2.7mmol/L,真的是低血糖!迅速给患者静脉推注了两支浓糖后,患者苏醒了,甚至开口说话了,只是有些胆怯。
我们关怀地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怎么会昏迷了?”
“哦,我打了胰岛素,但是忘记家里没吃的,然后就越来越没力气,四肢都动弹不了,但是我听见有人打电话,听见有人来,知道有人喂我喝糖水,但是我说不了话,只能拼命咽糖水。”
果然如此,我的脸上立刻火辣辣的,如果没有主任的提醒,我是断然不会喂糖水的,因为我笃定认为这是脑血管意外,喂水会误吸入气管,加重病情的。但是我错了,险些延误了救治,如果患者因此而离去,我这一生该有多悔恨,多内疚……”
之后,我们还是给患者做了个脑CT,确定没有脑部异常,再转移到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只有我的内心还动荡不安。当晚,主任在科室微信群里发了一个链接:“低血糖昏迷的特殊表现”,让大家一起学习。常见的低血糖表现是心慌手抖,大汗淋漓,但是有些不典型的可表现为神经系统障碍包括意识改变、失语、偏瘫等,此类病人很容易被误认为急性脑血管病,从而导致严重后果。有些患者甚至会表现为精神错乱,癫痫样抽搐等等。瞬间我觉得很感恩,感恩主任的提醒,让我避免了一次重大误诊,感恩科室团队的紧密配合,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感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可以集思广益。同时我也意识到,不是所有患者都会照书生病,临床诊治切不可过于武断。那一次出诊让我终生受益。
如今,两年过去了,患者依然在我科血透,依然很沉默,但是每次看到她,我都会想起当年的一幕幕,也时时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做一个更合格,更细心的医生。